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资料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介绍了“十四五”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把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的突破口,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模式、新做法。
把握融合的关键,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了校企双管理、项目双首席、育人双导师和经费双签字的深度融合的机制体制和“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实施,西安交通大学已经与包括5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48家领军企业共建深度融合的校企联合研究院,与94家龙头企业共建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聘请1091名企业导师,“校招共用”人才超过400名,在工程化环境、实战化项目、有组织科研、全链条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中培养了一大批工程硕博士。服务企业的创新模式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
把握融合的基础,持续提高质量成果供给。启动建设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重大平台与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后增加至11个,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布局建设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机器人等新型研发平台。把握融合的途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培养成果转化“穿针引线人”;学校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创新港学院,构建向前贯通学校、向后链接产业的新模式,形成“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