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梁书锦介绍该院在“十四五”时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和创新发展模式的实践。
“十四五”期间,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先进钛合金及大规格材料制备、难熔金属单晶制备、超导材料及技术、高温合金、先进贵金属催化、稀有金属装备、自主品牌核级锆材等方面解决15项“卡脖子”问题,实现工程化技术突破26项,研发新产品超过200种,为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1项,获得国家探月工程参研参试单位表彰。
“十四五”期间,该研究院锚定“新型科研机构”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成果加速转化平台和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制定了“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科研机构,培育十个上市公司,培养百名科技领军人才、百名企业家、千名博士、千名技师工匠,到达千亿规模”的“一十百千”战略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激励、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出台制度69项。
牵头建设了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陕西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6个。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瞻布局研究,研发投入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比重院本部平均为35%,全院平均为7.7%。引进博士454人、硕士792人;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28人次,省部级创新团队47个、人才101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