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涂料采用改良胶凝结构设计,兼具88%—92%的太阳反射率(随湿度动态调整)、95%的大气窗口发射率及30%的保水能力,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也能维持稳定光学性能。
在新加坡进行的严苛测试中,该涂料展现出颠覆性效果:与商用白色涂料相比,表面温度平均降低5.8℃,峰值降温达12.3℃;建筑能耗模拟显示,试点建筑空调耗电量减少23%—37%,且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节能;机械性能测试证实其具备强附着力、抗磨损及自修复能力,使用寿命预计超10年。
此项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大规模涂覆于建筑外墙与屋顶,可显著缓解热岛效应;若全球热带城市20%建筑采用该涂料,年节电量相当于6座三峡电站;利用自然湿度补充蒸发耗水,无需人工供水系统。由于该成果涉及材料科学、热力学、气象学等多领域术语,研究团队在论文中特别采用可视化热力学模型图辅助理解,避免专业术语造成的传播壁垒。论文通讯作者指出:“我们的设计首次将耐久性、高效性与环境适应性统一,为高温区域提供普惠型解决方案。”
(彪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