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专院校 » 正文
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6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326
核心提示:西北大学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活动纪实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西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高校,西北大学有着浓厚的
 ——西北大学“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主题活动纪实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为西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高校,西北大学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是一代代西大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西北大学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实施“一院一策”和“放管服”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持续取得超常规进展。今年10月,教育部相关领导在西北大学调研后表示:“西北大学发展成绩突出,投入产出比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12月11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陕西日报社共同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陕西校园行”之“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主题活动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举行,再次让大家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爱国奋斗的历程。

源头创新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这些都是从建筑工地取回来的样土,在实验室里做土的各种参数用的。” 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型环剪实验室”内,一袋袋密封着的包裹放在地上,看着大家疑惑的眼光,王家鼎教授说。

在黄土地修建铁路,尤其是重载铁路,会遇到黄土路基振陷、湿陷、滑坡等问题,对铁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取当地黄土样本,在实验室做一系列测试,为黄土“把脉”,然后开出“药方”。

以王家鼎教授为首的西北大学地质工程团队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中铁十七局等单位长期合作,已攻克了这个世界性难题,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自主设计和建设的第一条轴重为30吨重载铁路——瓦日铁路。全长1269.8公里的瓦日铁路是目前国内里程最长、投入商业运营的货运铁路干线,也是新的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输的能源运输战略大通道。瓦日铁路的建设构建起了环保高效物流体系,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王家鼎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新成果,建立了烙有“中国印”的黄土灾害防控技术标准体系,该技术已在国内外10多条铁路中加以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在国际高铁和重载铁路的竞争增添了重要的砝码并获得号称工程界的诺贝尔奖——菲迪克奖(山西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

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截至目前,学校科研工作已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绝大部分指标都实现了倍增,科研实力大幅提升,科研“高原抬升”“高峰林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为我省实施“五新”战略任务、奋力追赶超越贡献着“西大智慧”和“西大力量”。

成果转化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5项,取得转化收益2277.3万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4.4倍和6.6倍;

2019年度,学校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9项,全年成果转化收益2116.8万元,项数和收益均为学校历年来之最;

2019年度,横向项目经费到款和合同额首次实现“双亿”突破。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西北大学根据不同科技成果的具体特点和转化需求,创新机制模式,不断打通学校成果转化“肠梗阻”,针对成果筛选—孵化—转化的全过程,探索形成了研发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平台、转化基金和成果推广平台的“五位一体”全链条转化模式,产生了多元化、多模式的多个代表性转化案例。

“在我看来,产品必须走出实验室,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在西北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范代娣教授说。范代娣团队是西北大学自主转让科技成果的代表,她首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源型胶原,为人源型胶原类生物材料的生产开辟了新途径,以“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入股,组建了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类人胶原蛋白的量产,产品在1000多家医院广泛使用,受益患者1000万余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以增加知识价值分配为导向,以简政、放权、让利为宗旨,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三权”改革等方面,西北大学分类施策,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成果转化模式,激发了全校教师的成果转化热情和动力。

白晋涛、王惠教授团队的“银粉材料的制备、中试放大技术”采用的是在产业化推进后作价投资入股型成果转化。郑晓晖教授团队“IDHP(丹参素异丙酯) 等1类化学新药候选化合物项目”则是学校独占许可实施型成果转化的典型。

近日,西北大学李铮教授团队“基于唾液蛋白鉴别乳腺癌芯片及试剂盒”的系列专利技术成果已成功实施转化,转化收益930万元。这是西北大学首个自主投资实施的转化类型,也是西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和创新的又一种有效模式。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西大从未缺席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卢山冰院长自2014年以来,致力于“一带一路”智库研究,研究院在丝绸之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问题、文明交往等领域有深厚的研究传统和成果积累。

“西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的视野,汇集国内外智库专家资源,构建起了丝绸之路研究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和多元合作平台。”卢山冰说。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在与丝路沿线国家智库深入交流中,向国外智库专家详细阐释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解答他们的疑虑,在增进彼此了解中传播了“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形成了具有西北大学特色的高校智库影响力。在近5年时间里,研究院主持完成了30项以“一带一路”为题的研究课题,出版“一带一路”研究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网评文章20余篇。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西北大学从未缺席。以王建新教授为首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自1999年起,为了寻找和确认月氏文化遗存,沿着张骞的足迹,进行了长达20年的丝路考古工作。

从西安到中亚,从东天山到西天山,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王建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重大考古发现,在月氏文化遗存这一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填补多项考古研究空白,初步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特征和分布范围,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自己的研究能服务国家战略,自己的知识能报效国家,我无比幸福。”王建新说。

王建新团队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最终以一流的考古发现、填补空白的研究成果、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对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和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国际考古学界和中亚各国的广泛肯定,用实际行动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 “中国方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