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讲坛 » 正文
科技创新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3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2521
         11月8日,长安大学三位杰出校友——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原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吕忠达、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青岛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原总工程师邵新鹏回到母校,与师生座谈交流,讲述三座超级大桥的建设经历,畅谈科技创新的意义和青年学子的时代担当。    三个人三座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1993年开始筹建,2003年开始建设,可谓十年磨一剑。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终于通车。它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跨海大桥,更是我国第一座数字化跨海大桥。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创新的理念为桥梁顺利竣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长廊海湾之一。它的水文、气象、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我国当时不具备相应的桥梁设计标准、施工技术和装备。在这样的建设条件下,我们提出了‘三化’建设理念,即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吕忠达说,在大桥设计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从传统的强度标准控制到抗渗透系数标准控制的概念。“所以,大桥建成以后,我们的专业标准也成为国家的行业标准。杭州湾跨海大桥被专家认为是我国跨海大桥的里程碑建筑,是一个典范工程,为以后的桥梁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吕忠达表示。    提起港珠澳大桥,苏权科十分自豪。他说:“第一,港珠澳大桥目前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隧道全长6.7公里;第二,按照国际惯例,沉管隧道一般是贴着海床做的,而我们的沉管隧道采用深埋技术,颠覆了原来的技术。”苏权科表示,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立足自主创新,整合全国资源,集体攻关,研发出了成套的技术、装备,制定了建设标准,为世界跨海大桥建设树立了新的标准,提供了新的方案。“在开始筹备建设的时候,我们就有这样的信念:要建一个对得起国家的桥。”苏权科说。    邵新鹏是山东高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他先后参与了京福高速公路济南黄河大桥、利津黄河公路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多座大型桥梁工程的设计、建设、管理工作。作为青岛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原总工程师,邵新鹏组织完成了大桥建设的关键技术方案,建立了大桥耐久性的保障体系。    “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个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青岛海湾大桥的抗压能力比较强,我们利用4D技术和理论来建造大桥,为我国跨海大桥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另外,我们还发明了护栏的自防杆。”    三位校友的奋斗历程、创新精神和非凡智慧,让师生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更由衷地为校友感到自豪。    分享奋斗故事 诉说家国情怀    邵新鹏告诫学弟学妹,大学时期要踏踏实实学习,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要学会在逆境中快乐学习,因为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吃苦精神,还要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吕忠达送给学弟学妹们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勤,要勤学、勤思、勤动手、勤锻炼身体。第二个字是勇,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到了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不要眼高手低,做好了简单的事才能有更高更好的发展。第三个字是合,在一个团队里要相互理解、支持、包容。吕忠达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学好基础知识,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才能真正做到创新。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出点成绩,需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执着的信念。”苏权科说,科技创新必然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奋斗、一个台阶连着一个台阶攀登,希望同学们的专业面再宽一些,思路更开阔一些,执着地做下去。    “进入新时代,国家强调高质量发展,青年人要用自己的创造力让高科技落地,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样国家才有发展的动力,明天才会变得更好。”苏权科说,发展硬科技,在关键的装备材料上要有突破。从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看,没有先进的材料和装备,就无法建成世界一流的大桥。发展硬科技要循序渐进、整体布局,唯有通过一定的积累,厚积薄发,方能取得成功。                                                                                               本报记者 吕扬    
 
本文导航:
  • (1)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