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正文
科技创新 写满骄傲的陕西智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5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163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研发中心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在生产芯片。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脑心通生产线,工人在无菌车间内作业。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机器人事业部的调试车间内,技术人员在调试设备。   2016年9月23日,在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上,两架由西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太阳能Wi-Fi无人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据悉,这种无人机可连续飞行12小时左右,并构建“空中Wi-Fi基站”,信号覆盖范围达到方圆20公里。  2018年11月8日,邵新鹏(左)、苏权科(中)、吕忠达(右)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毕业于长安大学,国测一大队承担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工作,陕西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为港珠澳大桥打造核心部件。我国建成的三座标志性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其总工程师都师出同门——长安大学。  2016年10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行乘组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是西安交通大学学子。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航天科技基地,航天四院、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科研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第一排左起:王秋旺教授、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何茂刚教授。  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的创新模式,成为全国范例,累计孵化科技企业超过130家,其中55家由海外引进团队孵化。 被称为航空专业“史上最牛班”的西北工业大学5381班。上图为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为主制造的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中图为1982年毕业留念;下图为2018年建校80周年时,部分同学合影(左六为歼-20总设计师杨伟,左五为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左三为歼-15常务副总设计师赵霞)。  西安高新区新颜。 2007年3月30日,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的重型卡车3月产销突破7000辆,创历史上单月产销新纪录。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的产品在特高压、大容量、小型化、智能化等方面拥有成套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先进产品。产品除遍布全国各地外,还远销到新加坡、俄罗斯、巴西等28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陕西分院建成亚洲最大空间紧缩场实验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改革开放之初,陕西就把科技强省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近四十年来,陕西积累了雄厚的科教实力,高举高新技术产业大旗,努力推动科技转化和科技创新。特别是省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培育新动能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根本支撑。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四化同步”发展为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交大智慧”贯穿始终,执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飞船发射总调度杨彦波、负责航天员健康监测的副总师刘伟波、增压输送系统主任设计师司徒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都是毕业于西安交大的学子。2017年,西安交大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为主制造的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列装空军,其总设计师唐长红来自被誉为航空专业“史上最牛班”的西北工业大学5381班。此外,2016年9月23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上,两架由西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太阳能WI-FI无人机备受各方关注。在科技创新的进程中,西北工业大学“空中骄子”书写“空中骄傲”。   2018年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从主体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到前期规划设计论证专家、施工中沉管隧道项目技术专家、中交公路规划院副院长徐国平;从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高星林,到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桥塔“海豚塔”的设计负责人文锋,从桥面铺装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杨东来,到大桥管理局三地联合办公室负责人门小雄,无论是总体规划、前期施工方案制定还是管理、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环保等各个环节,处处有长安大学优秀校友的创新智慧。   十二五”期间,我省科技资源优势保持在全国前列,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016年9月2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试行《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极大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院一所”模式连续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省37家科研院所推广“一院一所”模式,破解科教优势转换难题,加快科技型企业、专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培育,为陕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开疆拓土,产业聚集,创造动能。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1990年起步于西安西南的荒芜之中,历经27年发展,2017年,GDP突破1200亿元。在西安高新区的带动下,全省基本形成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体系,截至目前,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45个,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覆盖全省11地市。   陕西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创新持续全国领先,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导航:
  • (1)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