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陕西电科院”)研发的一项新技术,让配电网绝缘缺陷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能被“听见”、被“定位”。
频繁停电一直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顽疾,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精准高效捕捉早期隐患,导致部分“潜伏”缺陷发展成真实故障。
面对挑战,国网陕西电科院成功研发基于双端行波小信号感知的配电架空线路绝缘缺陷带电检测与定位装置。该装置采用非闭合高频电流传感器,结合暂态行波小信号灵敏检测技术和自适应噪声抑制算法,可精准捕捉绝缘缺陷放电特征;通过多端授时误差主动校正算法,显著提升时间同步精度和缺陷定位准确性,误差可控制在10米范围内。同时通过传感器、通信与电源模块的高度集成化设计,实现检测终端的小型化与轻量化,便于现场快速部署。
截至目前,该装置已在安康、渭南等6家地市公司的400余公里配电线路上投入应用,累计发现绝缘子劣化、线夹放电、树枝搭接等隐患近百处,有效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记者 朱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