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成果 » 正文
绳驱S1机器人实现更温柔更安全人机交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11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180
核心提示:  科技日报讯(记者洪敬谱通讯员孙一蕾)8月8日,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江淮中心)自主研发的安徽首款绳驱S1机

  科技日报讯 (记者洪敬谱 通讯员孙一蕾)8月8日,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江淮中心”)自主研发的安徽首款绳驱S1机器人,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首次公开“炫技”。它的双手像人手一样灵巧,拥有独特的驱动方式和精巧设计,能够流畅地完成抓取、传递等一系列精细动作。

  绳驱S1机器人全身共46个自由度,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深度相机、视触觉传感器与六维力传感器等传感设备,可实现多维度场景与交互感知。与常见的刚性臂机器人不同,S1机器人采用7个自由度的绳驱臂,通过在电机与关节之间增加绳索进行传动,利用绳索自身的柔性震动消减冲击力,使得末端接触力呈现递减趋势。

  “如果说传统刚性臂构建了机器人的骨骼,那么绳驱臂则重塑了机器人的经脉。”江淮中心绳驱S1机器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田蓥梅介绍,传统的机械臂直接通过金属连杆进行传动,力的传递直白有冲击。而绳驱臂使用绳索进行传动,绳索自身的柔软和震动让其在和人交互时变得更温柔更安全。

  得益于绳驱机器人的安全交互特性,S1机器人通过零样本视觉感知、大模型长序列任务规划与模仿强化学习等技术,形成了基于物理世界约束的智能控制算法体系,可以完成早餐制作、餐食配送、清洁收纳等任务,有望进入家庭、酒店与商超零售等服务类场景,成为未来“好管家”。

  据悉,此次江淮中心还带来了自主研发的视触灵巧手、微型智能无人直升机、关节模组、控制器、智能测评平台、便携式多模态定位建图仪等智能产品,展示了安徽省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