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讲坛 » 正文
科研成果是奋斗出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6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356

                                                                                     陶文铨院士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科研工作。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梅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回信,向他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继续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传承精神血脉,扎根一方热土。“西迁精神”催人奋进,交大实力令人鼓舞。 
 在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交大取得了科研大丰收,学校主持的7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个项目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一等奖,两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两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名。作为我国最权威的政府  科技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发备受瞩目。荣获7个奖项的奖励是西安交大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梳理这些奖项,我们看到的是西安交大精神的传承,甘坐冷板凳的坚守,攀登科学高峰的拼搏,以及科研工作者对国家、社会的无私奉献。 
    传承 
  “西迁精神”“科学精神”,在西安交大一代代传承下来,浇灌出创新的沃土。 

 科学研究具有传承性,往往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有影响力的成果。这一点,在西安交大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奖励的项目中尤为明显。 
 “西迁老教授在我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使我选择了这一研究方向。”西安交大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陶文铨院士说。该团队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一等奖。 
 半个世纪以来,陶文铨带领团队开辟了国内传热数值预测研究先河,创建了全新算法,攻克了国际难题,成为国际传热学研究领域前沿的“中国身影”。 
 在陶文铨看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是团队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他介绍,1956年交通大学西迁时,能动学院的前身动力系全部迁到西安,给学科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严谨治学、认真从教的优良作风,以及迁校60余年发展中每个阶段的学科带头人,都对后辈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1966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陶文铨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他的弟子、团队中唯一的女性何雅玲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他们身体力行倡导的勤奋进取、求真探索的精神,以及在科研和教学中甘为人梯、提携后辈的作风,正是对“西迁精神”的最好注解。 
 “经常深夜还看到陶老师书房的灯亮着,那是我们年轻人心中的灯塔。”每当科研中遇到困难或瓶颈时,“青年千人”李印实就会想起这束穿透夜色的灯光,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 
 “在我授课的第一学期,只要不出差,陶先生总会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听课,并不时作着记录。课后他会把我叫到办公室,特意关上门,委婉地指出我讲课中的不足。”初登讲台时老师的指点,至今仍然让团队成员屈治国感受到温暖。 
 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加班加点是何雅玲的家常便饭。每次出差回来,她往往直奔教研室,学生经常会收到她在凌晨发出的电子邮件。时隔多年,陶于兵还清晰记得,自己毕业答辩前何雅玲老师修改标红的100多页论文,首次上讲台试讲前何雅玲老师亲自示范如何讲好课的情景。 
 在采访中,“传承”是此次西安交大获奖团队说得最多的词。“西迁精神”“科学精神”,就这样在西安交大一代代传承下来,浇灌出创新的沃土。 
    坚守 
  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没有秘诀,唯有直面困难,用甘坐冷板凳的决心和勇气坚守研究方向。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郭烈锦院士来说,可谓收获满满。他主持完成的“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及方法”项目荣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增选中,他当选技术科学部院士。2017年5月,他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早在2017年初,郭烈锦团队经过20余年攻关研发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耦合发电技术”产业化项目正式启动,这位以解决“燃煤之疾”的教授开始被人们熟悉。 
 这些成果都源于他在这一领域长期的坚守。“科学研究就要做别人没有做的东西,取得既有科学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多年来,郭烈锦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瞄准“再生清洁”新能源技术,以“赶超国际学术前沿、拿出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己任,在该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际,推动了产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科研工作者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瞄准国家能源领域重大需求,杜绝低端重复和简单模仿,寻求适用于中国当前实际的能源高效洁净转化途径。”郭烈锦表示。 
 科学研究没有“冷热门”,只要坚持,“冷板凳”也能“坐热”。 
 “实验屡次失败,虽然深受打击,但是我们从不轻言放弃。这个过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磨炼了坚强的意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项目负责人孙军介绍,1999年课题刚开展时,科研条件很差,没有实验室,学校也没有能力加工科研所需材料,大家只能一趟趟去外边的实验室做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余年甘坐冷板凳的持续攻关,孙军教授团队于2010年初成功发现金属孪晶变形的强烈晶体尺寸效应,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实现了西安交大《自然》杂志论文“零的突破”。正是这份坚守,团队解决了金属材料的强韧化难题,突破了该学科发展的理论障碍和技术瓶颈,取得了被国际权威学者认为是“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直觉”的成果。 
    拼搏 
  核心技术不能从天而降,唯有顽强拼搏才能掌握。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西安交大的科研工作者凭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忘我拼搏精神,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高动态MEMS压阻式特种传感器及系列产品”项目负责人赵玉龙带领团队钻研MEMS传感器技术攻关。MEMS传感器即微机电系统,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是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领域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获得国内第一个科技部立项的MEMS研究项目。从那时起,师从蒋庄德院士的赵玉龙,毅然走上了MEMS传感器领域的探索之路。 
术业有专攻。十余年来面对任何困难,赵玉龙都坚持不动摇,在MEMS传感器领域披荆斩棘。 
 2005年,他解决了传感器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为高动态MEMS压阻式传感器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新一轮挑战又接踵而至。如何解决灵敏度和固有频率的制约矛盾以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一直是MEMS压阻式传感器行业存在的技术难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关需要一个个攻克。”赵玉龙表示。 
 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从结构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发明了相关传感器芯片。此后,赵玉龙又带领着团队突破一道道难关,实现了传感器的强抗干扰性、高动态响应性、高稳定性及可靠性。 
 核心技术不能从天而降,唯有顽强拼搏才能掌握。 
 “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团队历时20余年求索创新、攻坚克难,建立了我国电子税务的“大脑中枢”。该项目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该团队负责人郑庆华带领4名研究生与浙江西安交大龙山软件(税友软件集团的前身)开始了电子税务方向研究,从零起步难度可想而知。该项目不仅要应对税务数据来源广、规模大、更新快和指标多等一般大数据的共性问题,还面临“点多线长难验真”“省际孤岛难共享”“高维特征难建模”等特色难题。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经历了一次次尝试与失败,终于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税务大数据分析平台。 
 “面对崭新的方向和未知的前景,我们要始终怀揣初心,以坚韧不拔的信念拼搏攻关,才能取得成功。”郑庆华表示。 
    奉献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知识和智慧推动社会进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科研之路困难重重,是什么支撑着大家不懈奋斗?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先进核动力系统多因素跨维度强耦合动态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带头人苏光辉教授深情地说:“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扎根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先进核动力系统是舰船核动力及第三代核电的重大需求,核心设计分析工具是保证先进核动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动力系统,我国核工业发展受到严重掣肘。面对这种情形,团队从2002年开始针对先进核动力系统展开了关键技术攻关。在艰苦的条件下,团队十余年如一日持续研究,将中国的先进核动力系统推向了世界领先水平。 
 “没有核心技术的时候,我们只能从美国等西方同行那里购买系统。早在几年前,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美国同行,他们现在正努力研究我们的系统技术。”谈到追赶超越的科研之路,团队“青年长江学者”田文喜感慨万分。 
 科研工作者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知识和智慧推动社会进步,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节能减排是国家首要的能源战略,是应对能源资源约束和环境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然选择。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气液固凝并吸收抑制低温腐蚀的烟  气深度冷却技术及应用”项目团队着力研究燃煤烟气污染控制。 
 经过数年的攻关,赵钦新带领团队在烟气深度冷却器结构设计、积灰磨损和低温腐蚀及其耦合防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产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华能和大唐等电厂使用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及产品后也纷纷表示,该技术能够进一步回收余热并脱除污染物,有效抑制了低温腐蚀现象。 
 赵钦新表示:“这项成果服务于国家需求,服务于人民生活。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国家社会,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目前,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已应用于11家生产企业,建立了46条烟气深度冷却器生产线,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及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突出的节能减排效果。

 

 
本文导航:
  • (1)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