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正文
让“产学研用”在医学装备赛道加速接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17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315
核心提示:质子束在环形跑道一般的同步加速器系统上不断加速,最高可达70%光速,然后沿着束流输运线传入治疗室,精准射入患者的肿瘤部位,

质子束在环形跑道一般的同步加速器系统上不断加速,最高可达70%光速,然后沿着束流输运线传入治疗室,精准“射入”患者的肿瘤部位,“定向清除”癌细胞……在13日至16日于重庆召开的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现场,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的微缩模型吸引了许多人驻足。

“质子治疗就像一个精准的‘大炮’,在准确将质子射入肿瘤、实现定向爆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边健康组织。”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凌详细讲解着这个诞生于“实验室”的放疗医学装备。

“质子治疗系统是一个‘缩小版’的大科学装置。我们与上海瑞金医院临床团队密切合作,结合临床需求对设备进行调试。”陈志凌举例说,人体在呼吸过程中,身体组织及肿瘤的位置都会发生移动,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呼吸,在肿瘤回到正确的位置时才发射质子束流。

从2022年9月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准上市,到2023年正式运营,再到全国规划16个质子治疗中心……这项前沿技术已服务不少患者,预后效果良好。

医工融合的联动,让更多医学装备紧跟临床需求。

“我之前的专业是化学,博士期间进入生物工程学院,找准了研究方向。”重庆大学展台上,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谢西月展出了她在导师张吉喜教授的带领下,和团队研发的免洗免分离生物标志物电化学传感系统。

这一技术不依赖大型仪器设备,可以快速分析肿瘤间质液中的耐药和免疫抑制等生物标志物情况,从而辅助医生在术中快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强化医工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产学研医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东、北京、重庆等多地发文,推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从国家到地方,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成果不断涌现,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医疗装备迭代升级。

“坚持医工融合,搭建‘产学研用’深度交流、协同平台。”

“研发生产出更多适合临床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赋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好产品。”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不断丰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

……

“产学研用”,正在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期待在医学装备的赛道,这场接力可以加速奔跑,让更多国产创新成果守护人民健康。

(新华社记者 徐鹏航 顾天成 周闻韬)

(据新华社重庆3月16日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