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正文
以科技创新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17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160
核心提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陕西已进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的第二年,在2022年新春伊始要乘势而上,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扎实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其中心环节。作为全国第一批低碳试点省份之一,陕西“十三五”期间积极进行了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技术创新,低碳减碳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21%,提前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我省降低18%的目标任务。同时,省政府出台《陕西省2019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碳排放强度降低实施方案》《陕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全省减排低碳形成更好的治理效能。“十四五”期间全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仍处于压力叠加期,低碳转型任重道远。全省上下必须紧紧围绕《纲要》中各项低碳减排任务,不断加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省内主导产业的应用技术开发,特别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输变电、数控机床、煤化工等标志性产业链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阶段性突破。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高校与科研院所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自主创新离不开勇于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的创新组织与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陕西拥有100多所高校,超过1300家科研机构,超过70位两院院士,航空航天、3D打印、5G移动通信等技术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都有陕西科技的坚强支撑。持续激发科学技术的原创动力,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为了充分释放创新创造的活力,全省要加紧进行《纲要》中基础科学研究各项目标任务的攻关,特别要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同时要继续统筹推进全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支持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空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持续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培养,特别是“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物、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使科技人才结构更加优化。

全面迈向科技强省行列

面对“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全省要发扬大胆闯、大胆试的拼搏精神,继续坚持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战略指引,加快能源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关中与陕北、陕南区域创新协作,激励激发各市区探索“创新飞地”“人才飞地”“离岸孵化”“研发总部”等创新驱动发展有效途径,力争到2025年创新生态系统排名居全国前列。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陕西由科技大省迈向科技强省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三秦人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定当以创新创造的新气象、新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